核心连接逻辑
光伏电站的连接可以分为两条主线:
- 电力主线(能量流):遵循“直流 → 交流 → 升压 → 并网”的路径。
- 控制主线(信息流):遵循“传感器/设备 → 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 → 人机交互界面”的路径。
光伏电站设备连接拓扑图
详细连接方式说明
1. 电力主线(能量流)连接
这条路径是电能的实际流动方向:
- 光伏阵列 → 汇流箱
- 连接:多串光伏组件通过电缆并联接入汇流箱。汇流箱内部有熔断器和防雷器,对直流电进行初步的汇流和保护。
- 汇流箱 → 直流柜
- 连接:多个汇流箱输出的直流电通过电缆汇集到直流配电柜。直流柜是整个直流侧的总汇流点和电源开关,可以切断通往逆变器的直流电。
- 直流柜 → 逆变器
- 连接:直流柜通过大截面电缆将高压直流电输送给逆变器。这是能量形式转换的关键节点。
- 逆变器 → 交流柜
- 连接: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后,输出至交流配电柜。交流柜负责分配交流电,并可能集成系统侧断路器。
- 交流柜 → 变压器
- 连接:交流电通过电缆输送至变压器。变压器将电压(如0.4kV或0.8kV)升至与电网相同的电压等级(如10kV或35kV)。
- 变压器 → 稳压器/SVG → 并网塔架
- 连接:升压后的交流电经过稳压器(或更常见的SVG-静止无功发生器)进行电压和无功功率调节,然后通过高压电缆连接到并网塔架(或并网点开关柜)。
- 注意:稳压器/SVG与变压器是并联关系,用于补偿无功功率,稳定电压。
- 并网塔架 → 电网
- 连接:并网塔架是物理连接点,通过架空线或电缆最终接入国家电网。这里通常包含计量装置、保护装置和隔离刀闸。
2. 控制与通信主线(信息流)连接
这条路径是数据和控制指令的流动方向,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 是其中的核心:
- 底层设备 → PLC
- 汇流箱:通过RS485等通信线将每串组件的电流、电压、温度以及熔断器状态等数据上传给PLC。
- 逆变器:通过以太网或RS485与PLC通信,上传其工作状态、发电功率、故障代码等,并接收PLC的启停、功率限制等指令。
- 变压器:通过温度传感器、油位计等,将状态信号(通常是硬接线,如干接点)送至PLC。
- 稳压器/SVG:通过通信接口与PLC连接,上报无功输出、电压值等,并接收目标电压或无功功率的设定值。
- 并网点开关:将开关的分合闸状态、保护信号通过硬接线或通信方式送至PLC。
- PLC → 上层监控系统
- PLC 作为现场控制站,不断采集所有下层设备的数据,并执行预设的控制逻辑。它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到电站的局域网。
- 光伏工程师站和光伏操作员站是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计算机。
- 操作员站:主要供运行人员使用,从PLC读取实时数据,显示电站的运行画面、报警信息,并允许操作员下发远程控制指令(如启停逆变器)。
- 工程师站:主要供技术人员使用,除了具有操作员站的功能外,更重要的是可以对PLC的程序进行修改、下装和调试,并对系统进行深度配置。
总结
- 电力流是一个串联结构,电能逐级变换和输送。
- 信息流是一个星型或总线型网络,以PLC(或更广义的“站控系统”) 为核心,集中管理所有智能设备,并与上层的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进行人机交互。
通过这两种连接,光伏电站不仅能够高效发电,还能实现自动化运行、远程监控和智能维护。
